产品目录
联系方式
联系人:李跃
手机:13683659548
电话:010-64112272,-010-64112273
传真:86-010-64112273
地址:北京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
邮编:100101
网址:www.bjhuak.com
邮箱:13683659548@163.com
北京华科盛精细化工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酸值中和液:中和液是一种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化学试剂,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。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,生成盐和水的反应(酸+碱→盐+水)。其实质是H+(氢离子)和OH-(氢氧根离子)结合生成水。在中和反应中,中和反应是指酸碱恰好反应。酸值,作为衡量物质酸性程度的关键指标,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本文旨在为您详细介绍酸值的多种测定方法及相应的计算公式,助您从容应对各种实验挑战。 首先,让我们来了解酸值的定义 酸值,即中和1g样品所需的氢氧化(NaOH)的毫克数,以mmol/g为单位进行表示。酸值越大,意味着样品的酸性越强。同时,pH值也是衡量酸碱度的重要参数,其值越低,酸性则越强。 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几种实用的酸值测定方法 其中,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,操作简便;而电位滴定法则基于电化学原理,通过测量电极电势变化来确定酸性物质含量, 度高。 此外,本文还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酸值计算公式 包括强酸、弱酸以及水溶液的酸度计算方法,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。 2. 酸值是指在滴定过程中,所需滴定的氢氧化或氢氧化溶液的体积。酸值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:X = V * 0.1 * 40 / m。 4. 如果使用氢氧化标准溶液进行滴定,那么公式中的40应该改为56.1,以反映氢氧化的相对分子质量。 物理化学性质 [ 密度 ]:1.450 g/mL at 20 ℃ [ 沸点 ]:1320℃ [ 熔点 ]:361 ℃(lit.) [ 分子式 ]:HKO [ 分子量 ]:56.106 [ 闪点 ]:52 ℉ [ 质量 ]:55.966446 [ PSA ]:23.06000 [ 外观性状 ]:白色片状 [ 折射率 ]:n20/D 1.421 [ 储存条件 ]: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超过35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0%。包装必须密封,切勿受潮。应与易(可)燃物、酸类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 [ 稳定性 ]: 1.易潮解。暴露于空气中时,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,逐渐变成碳酸钾。易溶于水,溶解时放出大量溶,有的吸水性,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而溶解,并吸收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钾。溶于乙醇,微溶于醚。有的碱性和腐蚀性,其性质与烧相似。能引起灼伤。易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。 2.稳定性 稳定 3.禁配物 强酸、易燃或可燃物、二氧化碳、酸酐、酰基氯 4.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5.聚合危害 不聚合 6.分解产物 氧化绝缘油酸值用萃取液 参与有机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: 皂化反应: 卤仿反应。中和液是一种在油品中起到中和作用的化学物质。它主要由酸和碱组成,能够中和油品中的酸性物质,提高油品的质量和性能。 我们来了解一下油品中存在的酸性物质。
1.酸碱中和值
所谓中和值,是指1g酸剂,在室温条件下,能中和多少克碱。经检测,1g 98%冰醋酸,可中和0.476g烧碱。1g汽巴酸AC,可中和0.237g烧碱。1g中和剂PEU,可中和0.428g烧碱。
从检测结果可看出,中和剂PEU的中和能力与冰醋酸相近,而汽巴酸AC的中和能力,远远小于冰醋酸和中和剂PEU。
检测方法:取3g/L的酸剂100mL,置于三角烧瓶中,加指示剂数滴,以0.1mol/LNaoH标准溶液滴定。按0.1mol/L NaOH液的消耗量(mL),计算出中和值。 [2]
2.中和效果
(1)检测方法:
①用自来水分别配制各酸剂1.5g/L、2.0g/L、3.0g/L的溶液。
取29tex/29tex(20英支×20英支)425根/10cm×228根/10cm全棉纱卡练漂半制品,室温一浸一轧(轧液率62.5%),70℃热风烘干,冷却待用。
②取试样8g,剪碎,置入三角烧瓶中,注入1:25的蒸馏水,沸煮10min,冷却后,平行测试萃取液的pH值。
效果比较:
①单就中和效果而论,中和剂PEU的实际中和能力强,而汽巴酸AC的实际中和能力最弱。
②冰醋酸对碱的中和值,高于中和剂PEU,而实际中和效果,却比中和剂PEU差。这显然与冰醋酸自身的两个缺陷有关。酸值中和液。
计算化学数据
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无
氢键供体数量:1 [2]
氢键受体数量:1 [2]
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0 [2]
互变异构体数量:0
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:1 [2]
重原子数量:2 [2]
表面电荷:0 [2]
复杂度:2 [2]
同位素原子数量:0 [2]
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 [2]
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 [2]
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 [2]
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 [2]
共价键单元数量:2 [3]